---孙振刚书法篆刻艺术简评
强 文
和振刚交往好多年了,我们一起从过教,一起当过政协委员,一起在党组织活动,一起参加书画联谊等等.这么多年来,看着他由一个青年美术老师一步步成长为成绩卓著的书法篆刻家,进而成为一名乡镇领导干部,看着他一次次获得各种书法篆刻殊荣, 成为陕西书坛的一代中坚力量,看到他一直勤奋努力,佳作不断,始终用手中的笔和刻刀去讴歌生活,赞美人生,作为老大哥总是为他感到高兴.
宝鸡的书法篆刻力量雄厚,人才辈出,各领风骚.但振刚的书法总有着自己的特色,从我的感觉来说,就是他浓重的金石之气.所谓金石气,就是书法作品中所蕴含的古代金石文字的雄浑古朴之气,从美学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崇高之美.康有为先生总结北朝碑版的特征有所谓"十美"之说,其中”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点画峻厚”,”血肉丰美”被认为就是雄浑之美.振刚的书法,篆隶楷行草皆有,但他似乎更偏好篆书和隶书,其作品刚健而有力度,敦厚而富于变化,凝重而不失流动,这正是他书法功底扎实,又有自己美学追求的表现.之所以如此,我认为这是由于他在作书的同时又具有比较坚实的篆刻功底,他总是游走于书法篆刻之间,一手是笔,一手是刀,互相转换,互相促进.我们的许多书法家仅仅具有书法的一手,较少涉猎与书法相关的其它艺术而使自己的书法创作失于单薄和溜滑而少了骨感和质感.
说到振刚的篆刻,他广泛研究和学习临摹上至战国秦汉,下至明清之际的各种篆刻艺术风格,并试图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他的篆刻作品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特点,章法多变,风格多样,凝重古朴而又有自身的特色.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他的边款随意而不失法度,与印文相得益彰.
我于书法篆刻是门外汉,只是书法的票友而已.这些年为他每每斩获各种书法篆刻大奖,进身国家队并两次荣获宝鸡市委市政府书法美术大展一等奖和文艺大奖一等奖而欢欣鼓舞,特别为他的勤奋而感动.他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总是利用节假日和早晚的休息时间坚持创作.每天早上,当人们才刚刚起床的时候,他的书法篆刻习作已经上传到朋友们的微信圈,成为同好们早晨的精神大餐.他好学勤思,不断向省内名家赵熊老师,李晔老师请教,拜他们为师,随时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帮助.而宝鸡这块书法艺术的沃土,数不清的青铜艺术瑰宝和甲骨文字,陈仓石鼓,秦砖汉瓦上的拙朴字句,又是他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正是他的勤勉和努力,好学和务实,既学习古人又不断创新,才使他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祝愿振刚的书法篆刻艺术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迈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